<aside> 🧭

7 個現在經營電子報的優勢

  1. 電子報讓你累積真實資產:很多人以為創作的內容是資產,其實真正的資產是電子信箱名單;當你推出產品時,你發 email 告訴他們,喜歡的人買單,你就能賺錢。
  2. 電子報讓你掌握溝通自主權:你常聽到「社群媒體演算法又改,我流量沒了」的哀嚎與發文,經營電子報就不會有這個問題。
  3. 電子報有複利效應:不像社群媒體發文半天後等於不存在,電子報的價值一直存在,而且隨著你寫的越多、訂閱數越多,複利效應越大。
  4. 電子報是各種創作的原點:你可以把電子報切成社群短貼文、可以當成 YouTube 影片腳本、可以改成廣告文案,你可以各種花式應用。
  5. 電子報培養專業與信任:社群媒體的短內容只能吸引眼球,電子報的長內容才能增加專業感與信任度。
  6. 電子報幫你篩選 True Fans:社群媒體追蹤數大多是看熱鬧,只有真正對你在做的事有興趣的人,才會花時間填 email 訂閱。
  7. 中文電子報好看的沒幾個,尤其在 Substack,代表供不應求的有利趨勢。 </aside>

上個模組,我們使用 5 段式框架寫好大綱

在這個模組,我們集中注意力來填滿前 3 個區塊-開頭、問題、解方

5 段式框架-上半部

<aside> 💡

範例:流量,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

就算不是寫吃喝玩樂那些熱門題材,只要你知道方法並且熟練它們,就能寫得更有流量

</aside>

<aside> 💡

多數電子報能被歸類到其中一種:

這兩種都不是我想成為的樣子,我想隨性寫、有流量

我心中的一人事業標竿 Dan Koe,就是那個想寫什麼就寫什麼,然後電子報有 17.5 萬訂閱數、累計收入破 500 萬美金的人

</aside>

<aside> 💡

當個有商業頭腦的藝術家

所有的好文章都是用戶需求和自我表達之間的交集- 咪蒙

內容創作,是在自我表達

自我表達時,尊重自己價值觀,只寫你相信、認同的東西,這很重要

但要怎樣表達,那是另一回事

如果你想賺錢、經營品牌、累積影響力,表達時就不能只在乎自己

</aside>

回上一模組

前往模組四